周敦颐作品及其思维具有典型的现实意义启示世人深化研讨敢于创新

 行业动态     |      2023-07-14 19:05:12


  中新社江西九江7月14日电 (记者 刘占昆)2023纪念周敦颐逝世950周年暨九江·濂溪首届理学文明论坛活动14日在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区举行,专家学者、周氏后嗣代表等百余人齐聚匡庐之下,一起怀念濂溪先生的崇高品质和杰出成就,进一步传承和宏扬中华优异传统文明。


  7月14日是周敦颐逝世950周年纪念日。周敦颐是北宋道州(今湖南省道县)人,晚年居江西庐山濂溪书院,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北宋“五子”之一,上承孔孟、下启程朱,是我国宋朝儒家理学思维的开山鼻祖,著有《爱莲说》《太极图说》《黄历》等经典之作。




  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区委书记赵平缓标明,千年之后,濂溪区因庐山设市而更名,因源源不绝的濂溪文明而定名。当时,濂溪区正大力宏扬周敦颐理学文明、濂溪文明,并以此次濂溪理学文明论坛活动为要害,进一步畅谈理学文明,寻觅哲人思维踪影,遥思先贤为学精力,从优异传统文明中引起强健精力力气。




  作为周敦颐第29代裔孙,来自湖南省永州市道县的周敦颐家园代表周良英说,周敦颐留世的《爱莲说》《太极图说》《黄历》等作品仅6000余字,在我国哲学史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座位。加之其皎白廉洁的胸襟、廉洁奉公的情怀和教育为民的胸襟,先祖周敦颐在历史文明长河中一向熠熠生辉。


  在当天论坛上,南昌大学江右哲学研讨中心主任、教授杨柱才标明,哲学思维的作品并无齐截的文本款式,周敦颐以其思维的原创和深度,其作品不输哲学史上的鸿篇巨制,是理学的经典作品。在建议传统文明创造性传承与转化的今天,周敦颐作品及其思维具有典型的现实意义,启示世人深化研讨、敢于创新。(完)